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长春市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

民盟之缘

发布时间:2013-12-25 08:54:08 责任编辑: 于 航
    今年是长春市民盟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不知不觉我加入民盟也三年有余,回首这三年来在民盟组织的日子,真是受益匪浅,有些话想说出来,不吐不快。 
    入盟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我对民盟组织了解不多,但知晓民盟盟员、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李公仆等人的事迹。也许与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有关,更关心这些学者的人品及学问。 
    我当时并不知道身边就有民盟盟员,更不知道身边就有自己向往的民盟组织,对民盟的那份崇敬和向往之情只能藏在心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向民盟长春市委提交了申请书。 
    现在回想起来,如此偶然。我参加工作后的一天,有位亲属打电话给我,要我帮他整理一份先进事迹的材料。他也知道我平时就爱舞文弄墨,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我心想,亲属希望我帮这个忙,是对我的信任,再说个人的先进事迹材料自己还是能写好的,就欣然应命。我们面谈后,才知道亲属是一名民盟盟员,是应盟市委的要求,写一份优秀盟员的事迹材料。我一下觉得肩上之担有千斤之重,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先进事迹,还要将民盟参政党的重要地位凸现出来。虽然,觉得有千斤之担,但我没有打退堂鼓。我翻阅了这位亲属的所有材料后,才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只有在民盟组织中才能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我心里就埋下了要加入民盟的种子。当我把材料递交给亲属手里时,心里还忐忑不安。亲属看了这份材料后颇为满意,我趁机表达自己想加入向往已久的民盟组织的意愿。我向他询问如何加入民盟组织?有何条件?自己是否够资格加入?亲属眉开眼笑地说,过了几天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到时你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他。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他介绍了时任市民盟秘书长的穆金辉同志给我认识。记得那天我们谈了好久,关于民盟的许多事情我都是从他那得到了答案。不久,我向民盟组织交了入盟申请书。 
          2011年12月,民盟长春市委组织部通知我参加“读盟章 学盟史”新盟员培训班。在为期一天的培训班上,我第一次聆听了市盟领导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及优势》专题报告,进一步端正了入盟动机,更加深刻领会了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性。同时,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战线的新盟员朋友,彼此虽然陌生,但感情格外亲切,大家脸上抑制不住几分的兴奋!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样的清新! 
    入盟后,我第一次参加市民盟组织的到市档案馆的参观调研活动。一路上大家显得兴奋。到了档案馆,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里面珍贵的档案文史资料,看着那些经历了历史变迁洗礼的珍贵史料图片文献,我也是感慨万千。记得大家纷纷询问档案的年代,档案的来源,档案装裱的过程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热情很高,但不知该问些什么。我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老盟员是如何调研的。参观完之后,我越发觉得,未入盟之前的我,生活在学校的校园里,自己的观念中也无形中树立一道“围墙”。这道无形的围墙几乎阻隔了与社会的联系。现在想来,那次调研对我的触动很大。 
    此后,我有幸成为市盟普教委员会委员,每年工作会议的主题之一是民盟作为参政党如何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 我听着其他盟员的参政议政建议,觉得他们看问题高屋建瓴,精辟深刻,我也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没想到我的建议受到与会领导的认同,并且连着两年,自己主动请缨,承担了民盟普教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提案撰写的任务,这大大鼓舞了我的参政议政热情。 
    作为一名盟员,要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以民盟组织为平台,加强学习,不断进取,立足本职工作,为民盟组织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