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让我的生命更闪光
发布时间:2013-12-25 08:57:30
责任编辑: 民盟绿园区委员会 徐冰
    五年前的春天,在几位民盟前辈的推选下,我有幸成为民盟的一员,虽然对于偌大的民盟组织来说,我的加入只是多了一名普通的成员。而对于我,却是我生命历程最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是我一生中一个最关键的政治节点。加入民盟之前,我就知道,民盟集聚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尤其是我身边很多的教育界精英,都加入了民盟,这让我在拥有充分自豪感的同时,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当然更多的是由压力衍生的巨大动力。 
    为此,我对民盟给我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极为珍惜。对于每一次的民盟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从不缺席,从走访学校到爱心捐款等各项活动都主动参加,积极献计献策。尤其在被民盟绿园区委推荐为政协委员后,在撰写政协提案和民盟的映社情民意时,更是深入调研、认真撰写,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界工作的资源优势,积极地为绿园区的教育振兴鼓与呼。 
    2011年,我了解到,教育部已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课程体系,要求各县市区必须统筹规划,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省市也已将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和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春市各区都建有规模相当、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社会实践基地,而唯独绿园区始终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这种状况已与绿园区快速发展的经济规模极不匹配,同时也对绿园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撰写一份《关于在绿园区建设大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议》政协提案。撰写提案前我查阅了大量的各级文件,也走访了兄弟区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调研我认为,应该建立适应绿园区经济发展脚步,以及符合全区少年儿童需求的大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经调查得知,绿园区现有符合到基地参加学习的3--8年级学生人数为15000余人,教育部要求每生每年至少1--2周的基地学习,结合绿园区实际情况每生每年1周计算,其容纳规模至少要在800人以上,建筑面积至少要在10000平方米以上。否则难以适应绿园区中小学生对实践基地的需求,也难以与绿园区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相匹配。 
    提案中,在对绿园区建设这个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后,对基地选址和规模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并在管理和使用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基地要选拔热爱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负责人,提高实践基地管理水平;实践基地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同时,我还建议实践基地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保护人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开展活动时,要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和防护设施,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实践基地应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护自救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要加强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往返基地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购买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学校任课教师应当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就在我提交这个提案之后不久,绿园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选址和规划就开始着手落实,坐落在绿园区基隆街上建筑面积万余米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在2012年正式破土动工。 
    似乎是不经意间,加入民盟已经五年。 
    一路走来,伴随我的是在民盟的收获、成长和欢乐。回望这五年时光,可以说这是有生以来最充实最幸福的五年。五年前,我的政治追求终于找到了最佳归宿,我的梦想也有了成长的肥沃土壤,在学习盟史中我紧跟民盟先贤的闪光足迹,汲取前辈们的智慧与经验;在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中,表达着周围百姓的生活冷暖;在与民盟同志的交流中,体会着生命成长的快乐与激情。我还从民盟起步,我有幸担任了区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真正实现了为民生鼓与呼的责任与使命,让我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民盟让我的生命更加闪光,我也要用自己的生命之花,去把民盟映照得更加迷人更加辉煌。
    为此,我对民盟给我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极为珍惜。对于每一次的民盟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从不缺席,从走访学校到爱心捐款等各项活动都主动参加,积极献计献策。尤其在被民盟绿园区委推荐为政协委员后,在撰写政协提案和民盟的映社情民意时,更是深入调研、认真撰写,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界工作的资源优势,积极地为绿园区的教育振兴鼓与呼。 
    2011年,我了解到,教育部已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课程体系,要求各县市区必须统筹规划,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省市也已将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和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春市各区都建有规模相当、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社会实践基地,而唯独绿园区始终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基地,这种状况已与绿园区快速发展的经济规模极不匹配,同时也对绿园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撰写一份《关于在绿园区建设大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议》政协提案。撰写提案前我查阅了大量的各级文件,也走访了兄弟区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调研我认为,应该建立适应绿园区经济发展脚步,以及符合全区少年儿童需求的大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经调查得知,绿园区现有符合到基地参加学习的3--8年级学生人数为15000余人,教育部要求每生每年至少1--2周的基地学习,结合绿园区实际情况每生每年1周计算,其容纳规模至少要在800人以上,建筑面积至少要在10000平方米以上。否则难以适应绿园区中小学生对实践基地的需求,也难以与绿园区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相匹配。 
    提案中,在对绿园区建设这个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后,对基地选址和规模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并在管理和使用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基地要选拔热爱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负责人,提高实践基地管理水平;实践基地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同时,我还建议实践基地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保护人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开展活动时,要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和防护设施,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实践基地应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护自救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要加强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往返基地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购买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学校任课教师应当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就在我提交这个提案之后不久,绿园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选址和规划就开始着手落实,坐落在绿园区基隆街上建筑面积万余米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在2012年正式破土动工。 
    似乎是不经意间,加入民盟已经五年。 
    一路走来,伴随我的是在民盟的收获、成长和欢乐。回望这五年时光,可以说这是有生以来最充实最幸福的五年。五年前,我的政治追求终于找到了最佳归宿,我的梦想也有了成长的肥沃土壤,在学习盟史中我紧跟民盟先贤的闪光足迹,汲取前辈们的智慧与经验;在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中,表达着周围百姓的生活冷暖;在与民盟同志的交流中,体会着生命成长的快乐与激情。我还从民盟起步,我有幸担任了区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真正实现了为民生鼓与呼的责任与使命,让我的生命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民盟让我的生命更加闪光,我也要用自己的生命之花,去把民盟映照得更加迷人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