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长春市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

给心一个永远的家——我和民盟的深厚情缘

发布时间:2013-12-25 09:02:49 责任编辑: 民盟长春市绿园区委员会 曹景常
    初识民盟,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当时,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苏维世先生就是民盟成员,时常把民盟中央主办的《群言》杂志和《中央盟讯》拿给我看。就这样,我在接受苏先生文学教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也接受了一些对民盟的认识。而我当时对文学极为痴迷,对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苏维世先生极为崇拜,因而也爱屋及乌地对民盟也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感——是啊,苏先生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都加入了民盟组织,由此看来,民盟一定是一个汇聚了无数优秀人才的组织。 
    等到参加了工作,一边干好自己的工作,一边痴迷于文学写作,一心想当一个“当代隐士”,有意无意地远离政治,从来没有想到要加入某一个党派或者组织。 
    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生活在没有政治的世外桃源的。尤其搞文学创作更是无法孤立于政治之外的,要想创作出更好的文学作品,就必须为自己的心与追求,找到一个温暖的家。于是,便开始思索着自己的政治走向。而这一念头刚刚萌生,民盟,这两个字便第一时间撞入脑海。看来,当年我在高中接受文学启蒙的同时,无形中也接受了苏维世先生的政治启蒙,只是当时自己和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而这一次再次想到民盟,不再是当年的懵懂,而是认真地了解了民盟的政治主张以及民盟优秀而灿烂的盟史,进一步感到能加入民盟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这不仅仅是加入一个民主党派那样简单,而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和转折点。于是,经原来的一位同事——民盟吉林省委法制委员会委员李明山先生介绍,我终于在2008年春天成为了民盟的一员。在接受了新盟员的培训后,民盟伸出宽厚的臂膀,将我拥入怀中,从此我的心便拥有了一个踏实而温暖的家。 
    长春市盟有关领导的亲切谈话,吉林省盟双月时政论坛的热情邀请,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民盟这个“家”的温暖,在这个“家”关爱与引领下,我心中升起了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激情。 
    我将创作采风中接触到的一些关于民生冷暖的问题逐条梳理出来,如“关于对失地农民进行心理疏导的建议”、“关于禁毒知识应写入中小学课本”等,提交到省盟的双月时政论坛,引起了一些反响。由此,我被聘为“民盟吉林省委参政议政调研员”。而其中“禁毒知识应写入中小学课本”这条社情民意,引起省盟相关领导的重视,将其作为集体提案由省人大代表、时任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的张釜同志带到了省人大会上,得到了当时的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同志的批示和省教育厅的答复。之后的几年间,我又陆续提交了多篇社情民意。2012年,我被民盟吉林省委评为“社情民意先进个人”。 
    在民盟这个大家庭中,我不仅找到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表达政治思想参政议政的舞台和渠道,而且还得到了较好的培养。2010年,我所在民盟长春市绿园区委员会换届选举,我被推选为宣传委员,2011年,经民盟绿园区委员会推荐,我还光荣地当选了政协绿园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参加政协后,我代表民盟认真撰写提案,积极地参政议政,充分了发挥了一名政协委员的作用。2011年,由我执笔撰写的集体提案《关于加强大型休闲场所周边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他们根据提案建议,在相关路口设置了交通信号灯,极大了减小和降低了大型休闲场所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12年,该提案被政协绿园区委员会优秀提案。 
    民盟组织,给我心灵安了一个温暖的家,也给了我不断成长的机会与台阶。2012年我被推选为民盟长春市委员会文化专委会委员,2013年我被推选为民盟吉林省委文化专委会委员。同时,在业务上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入民盟的几年间,我先后创作发表了100多篇(首)文学作品,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了诗集《北斗星下》,用文学手法宣传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此部诗集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推荐,被中组部列为全党学习参考教材之一。我的散文《葵花朵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后,还获得了长春文学奖。同时还撰写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腾飞的雄鹰》、《云涌大江流》等。还有多篇作品分别获得了中央广播电台国庆六十年征文金奖、吉林省国庆征文一等奖、全国首届杂文大赛新人奖、长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同时还被评为“长春市百名文艺新秀”,并在长春市第六届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长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 
    不知不觉中,我成为民盟成员已经五个春秋了,回眸加入民盟之后的五个寒暑,我的人生始终是呈上升状态的。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民盟心存无限感激之情,是啊,民盟给我心一个永远的家,从此心不再流浪,心安稳了,脚步就更加矫捷,征途也就布满迷人的风景。 
    加入民盟,是获得精神给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人生向上攀升的一种原动力,在今后的岁月中,我要更加努力,在得到民盟滋养的同时,还要为民盟的成长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