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坚持开拓创新 打造“三力” 基层组织

发布时间:2013-12-27 13:48:27 责任编辑: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基础和细胞,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民主党派总体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个重要保证。近几年来盟委结合盟市委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增强活力,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在工作中创新、在开拓中进取,使盟委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依靠盟市委的正确领导,保持组织活力 
    一是盟市委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做法,成为基层工作的指南,使基层工作有了抓手,有章可循,规范了工作。如《长春市民盟基层组织工作细则》、《长春市民盟基层组织换届工作程序》及实施亲情、友情、热情的情感体系建设等。二是盟市委每年都组织安排主题活动,引领基层组织积极参与,不断增强活力。如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征集‘金点子’活动”等。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工作引领到位,从而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三是盟市委经常与中共二道区委、政协进行沟通,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盟委班子建设,赢得盟员信任 
    群雁高飞头雁领。通过多年基层组织工作,使我们深知:盟委工作成效大小,班子建设尤为重要。要带好一支队伍,关键是要有一个团结向上、合力增强、勇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为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全面提高班子成员自身素质。按照形势发展和民盟工作需要,经常督促班子成员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战理论、盟章盟史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组织交流研讨。让班子成员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切实发挥班子成员带动作用。在开展基层组织工作中,我们注重调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放开手脚,予以充分信任。 
    (三)充分体现班子成员自身价值。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对在盟委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班子成员进行举荐和重用,如推荐担任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党后备及一些特邀职务等,让其在社会及相关场合积极发挥作用。  
    三、强化履行职能意识,提升参政党地位 
    在盟市委的领导下,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盟中央人才强盟战略,不断提高盟员素质和盟组织的参政能力。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有为才能有位,只有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盟组织的影响力才能不断扩大,参政党的地位才能不断提升。我们在工作中力求做到:1、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参政议政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2、建立盟内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反映广大盟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形成盟组织的建议向政府反映。3、加强对盟员骨干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帮助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盟员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几年来,每年的区政协会上,都能提交一份质量较高的集体提案并在全会上进行交流;盟内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为政府提建议30余项,有5项被市、区政府采纳并落实;在市政协主办的为长春市“十二五”规划献言献策中,“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问题的建议”,被评为二等奖且被市政府征用。 “关于将文化事业与民生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被评为长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  
    四、加强盟委组织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严把“入口”关。坚持依靠盟组织的活力和形象吸引人才,注重从岗位工作、社会工作等多角度、多渠道发现人才。近年来,我们发展盟员坚持:政治素质好,注意理论学习,对民盟有所了解学,邀请联系人参加活动,亲身感受组织的凝聚。组织联系人参加盟章盟史等培训,接受组织的审批。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几年来新盟员年发展率5%,平均年龄33岁,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00%,注重高、中级职称人员的发展,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盟委充满活力。 
    (二)加强思想教育。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首先要具有政治头脑、参政意识,这是履行自身职责的必备条件。按照这一努力方向,我们积极参加多种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如近年来已有9人被聘为民盟长春市委各专委会委员,15人次被推荐到区委党校参加学习,有7人被推荐为区党外后备干部,参加统战部组织的各种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多党合作和盟章盟史教育,组织学习《民盟章程》知识 ,广大盟员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和决心。  
    (三)参加社会服务。盟委牵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到贫困乡村送课下乡,坚持为家庭贫困学生捐资助学。让盟员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以活动为依托,调动盟员的积极性 
    (一)盟委在生活形式上突出“灵活”两字。1、在两会期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把学习与议政相结合, 并坚持开展“一人一提案”的活动, 进一步让广大盟员懂得:关心国计民生,反映社情民意,搞好民主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是作为一名党派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2、支部间开展联谊活动,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52中支部和18中支部经常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3、发挥盟员的特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52中支部、108中支部经常开展送课下乡;6中支部开展“爱老、敬老”慰问活动等。盟委、支部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富有意义,激发了盟员的参与热情,盟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盟委在工作内容上突出“关爱”两字。区盟委按照盟市委的要求:多关心和了解盟员的情况,与盟员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把盟委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要求各支部多关心老盟员的困难生活情况,及时做好老盟员的慰问走访工作,帮助盟员解决特殊困难。 使盟员进一步感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了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关注盟员的企业发展,鼓励他们多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关心企业的成长与进步。盟委捐资助学献爱心,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长春市第18中学,每年资助3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今年又增加了两位,几年中,累计捐款达2万元,去年教师节期间,又为长春市第85中学送去书籍、文具和玩具等物品;张金彪、张俊彪、李淑娟、邹延文、许洪军、王秀荣等盟员与黑龙江省延寿市妇联对接捐助学生8名,延寿市妇联为其颁发了慈善证书、获“爱心大使”称号。使基层组织充满合力和影响力。 
    (三)盟委工作突出“创新”。 
    新盟员支部的建立及参与盟市委同心品牌工程的活动一定坚持下去。 
    今年,为实现打造活力基层组织,盟委率先成立新盟员支部,旨在发挥新盟员的作用,为新盟员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平台,新盟员支部由7人组成,平均年龄34.28岁,每月都组织一次活动,大大的提高了盟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在理念上,紧紧围绕盟市委的工作思路去做,积极参与盟市委的“同心工程”活动,参加活动的揭牌仪式,到泉眼村、泉眼村卫生院调研、走访贫困户、送春联及捐献衣物、学习用品等。 
    在盟组织的关怀、领导们的帮助下,盟委几年来取得了点滴成绩:主委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教书育人”称号、“2006—2010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称号;盟委共有33人次获省、市民盟“优秀盟员”、“优秀盟务干部”、“特殊贡献奖”等;盟委连续五次被省、市民盟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我们深切感到:党和政府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我们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我们认为:民主党派要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盟委和盟员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使盟委发展更上一层楼,为民盟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