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盟务信息

“逆行者”的心声|援鄂盟员李金梁、朱志华的“战地”手札

发布时间:2020-02-11 09:14:29 责任编辑: 管理员


    面对疫情,他们挺身而出!面对战斗,他们冲锋在前!
    2月7日晚,长春市民盟盟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金梁、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朱志华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带着全盟的深情厚谊,加入吉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义无反顾背起行囊,千里驰援湖北省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们在战地一线,写下了“逆行者”最动人的心声!
    

 
[援鄂盟员李金梁]—— 

 



 
(一)
2020年02月08日 武汉,晴
尊敬的盟组织,亲爱的盟友们:
    我叫李金梁,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2月7日凌晨,院里发出再派援鄂医疗队的通知,我报名参加了此次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医疗队,连夜准备,早上到院里进行了培训,准备了物资,当天集合赶往机场,乘坐CZ5247A次航班降落武汉天河机场,晚23:00达到了住宿地点。
    此次驰援武汉,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队,得到了各级民盟领导的关爱和广大盟友的鼓励,非常激动,更备受鼓舞。也了解到我们很多盟友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非常为他们的英勇行为骄傲,亦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这里,请盟组织和盟友放心:我一定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武汉人民需要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为这场疫情的最后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金梁
 
 
(二)
2020年02月09日 武汉,晴
尊敬的盟组织,亲爱的盟友们:
    今天是我们进入武汉的第二天,明天我即将进入重症病房。自从到达武汉,得到了当地接待方的全面照顾,没有任何困难,请组织和盟友们放心。
    这两天,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熟悉当地医院管理流程、认真学习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知识、严格进行个人防护训练、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
    通过各个媒体,每天都能感受到国家对此次疫情的重视,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关爱,感受到每位中国人在疫情面前的勇于担当。更是得到了盟里各级领导、各位盟友的关心与鼓励,同时也得到了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些感动的瞬间每时每刻都在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武汉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美丽的武汉虽暂不见往日的繁华,但仍凝聚着英雄的气息。每一个人都在遵守国家的防控部署,居家隔离,避免病毒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在尽自己所能参加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作为医生的我,更是义不容辞驰援武汉,拿起手中的武器,加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新型冠状病毒“美丽”的外衣掩饰不住它“罪魁祸首”的本质,在抗击新型肺炎的道路上,我永远作为坚定逆行者的一份子,贡献着民盟人的智慧与担当。
 李金梁

 
 
 
[援鄂盟员朱志华]——

 



 
(一)
待到樱花盛开时,共赏芳华盛世
 
    长春至武汉,2100公里,航程数个小时,途经大半个中国,一条通向凤凰涅槃的生命之路……当我透过机窗俯瞰夜幕下的华夏大地,静寂无声,这个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恰恰在这最黑暗的一刻竟然显得如此镇定!
    我思绪缕缕,又牵回长春……
    那是登机前院长与战友们的铮铮呐喊,那是临行前丈夫与女儿的叮叮嘱托,那是还尚未知情的年迈父母的殷殷牵挂。不舍的是父母,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们若知我奔赴战场,那是何等的忧虑与焦灼;不舍的是女儿,还有一年即将高考的她眼盯着我登上机场的大巴,泪眼婆娑又信誓旦旦的那句不必担心;不舍的是丈夫,他那已在抗“疫”岗位上而熬红的眼睛,坚韧中多了一丝温情;不舍的是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她们的坚守与奉献、坚强与笃定,是我的后盾和保障。
    天使着白衣,心胸存大义。情为民所系,千里赴戎机。
    不惧艰和险,祖国放第一。待到凯旋时,把酒同相聚。
到达已是午夜,武汉的天河机场,明亮、空旷、寂静;刹那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这座城市需要我们,在召唤我们去战斗。离别的不舍已经过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就是战友、我们就是家人,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我们不可分割,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大家相互鼓劲,没有过多言语,尽快学习吸纳新冠肺炎的最新知识,深入探讨自我防护的专业标准,同时学习疫情期间的心理干预调试,尽可能地在上阵之前武装好自己,为武汉人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此时此刻,我已经怀揣着对生命和职责的敬重踏上疫区——汉同济大学中法新城院区。这个院区收治的基本为重危症患者,当我真正地走进病房,看着病床上一双双渴望期盼的眼睛,他们用勇气、坚强和信心鼓舞自己,誓同病毒和时间赛跑……我已再无多余的精力感叹生命,是前行者的力量要求我立即进入角色,是病患者的隐忍鞭策我马上付诸行动。
    治控疫情,刻不容缓,我坚信我们即是招之来,来能战、战必胜的吉大团队,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白衣战士的使命与担当,与奋战在武汉的同仁们,汲取前行的力量,共筑武汉生命之长城,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明天的武汉,将被灿若云锦的绚烂唤醒,必是春风温如糯,满城簇繁花,我们再从长春启程,相约共赏樱花锦盛,国泰民安……

 
(二)
 
我是“白衣天使”
 
我家旁边就有一家有口皆碑的热干面,
不论什么时候去,
总是人流攒动。
作为一位高二女儿的母亲,
一位事业型丈夫的妻子,
一位常处前线的麻醉师,
这道朴实的小吃,有一种神奇的能量,
让我在疲惫之余,能够短暂驻足,
感受下来自生活的岁月静好,
也让我对武汉,
对那座城,对那里的人,
常感一份亲切,
更添一份惦念。

我是“白求恩”培养出的白衣天使,
也是民盟一员。
当我想起,
不断快速攀升的确诊和疑似数字,
当我想起,
一位又一位共产党员奔赴前线,
当我想起,
组织、师长、领导对我的教导,
当我想起,
那份扑面而来的麻酱味儿、生活气儿,
当我想到,
江城人民对医护工作者的热切期盼,
我再也按捺不住。

于是,在我看到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后,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
就抢在别人前面,
做出了这个庄严的决定——
我要代表科室,奔赴前线。
 
丈夫和女儿知道我的决定后,
都没有说太多,
连夜默默地帮我打点好行李,
父亲母亲一再嘱托,
他们说以我为荣,
领导们、同伴们在出征前相互打气,
亲朋的问候叮嘱,
直到我抵达武汉还都响个不停,
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谢谢爱护我、关注我、支持我的你们,
也请你们放心,
我一定平安载誉归来!
 
踏上武汉那一刻,
气氛严肃起来。
我们接管的是同济中法新城医院,
那是有1050张床位的武汉抗疫主战场,
扑面而来的重压之下,
一切工作紧张却井然有序。
院方为我们准备好了必要的保障物资,
地方在衣食住行上提供了周到的安排,
我们医疗队成员互相关照,
每次穿隔离服时都互相检查,
然后又相互打趣。
我相信,
打赢这场战役,只是时间问题。
 
在武汉,
可能顾不上品尝热干面了,
不过到家后,
我还是会跑去那个档口来上一碗。
他,浓厚醇香,
仿佛江城璀璨的历史,
他,朴实大方,
如同武汉善良的人民,
热,是态度,
干,是行动,
这应该是新时代,
武汉这座城,
留给后人永久传颂的精神财富。
 
今天是我在前线的第五天,
这里正越来越好,
我也一切安好,
请放心。
 
我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医生,
我是你们的“白衣天使”,
我是朱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