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盟务信息

讣 讯

发布时间:2008-11-28 07:34:34 责任编辑: 民盟长春市委员会

    民盟长春市第六、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吉林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政协长春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何善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19日在深圳逝世,享年98岁。  
    何善周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08年11月24日上午十时在深圳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副书记马尚,长春市政协副秘书长唐晓明,民盟长春市委员会副主委王志东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相关处室及院系的负责人等专程参加何善周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为何老送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民盟中央副主席、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盟吉林省委主委陈晓光等送了花圈。送花圈的单位有:民盟中央、民盟吉林省委、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政协、中共长春市委统战部、民盟长春市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等。  
    何善周先生1910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滑县。1936年8月至1940年7月就学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8月至1950年4月任教于清华大学;1950年5月来东北师范大学任教,历任中文系(现文学院)副教授、教授;1983年至1985年担任古籍整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89年离职休养。  
    何善周先生早年问学于闻一多先生,承先师遗风,一生治学不倦,创获良多,享誉学林。在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领域,建树卓著。特别是对《庄子》的研究和阐释,钩深致远,独立新见。《庄子校注辨正》等系列著述显示着先生对先秦哲学、美学、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其宏阔的视野、细密精微的考辨、谨严稳实的文风,为后学树一代楷模。  
    何善周先生是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创建人之一。为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先生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其开拓之功不可磨灭。  
    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一生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多少年过去了,先生那敏锐的谈锋,清朗的话语如在耳畔,成为后代学子永远美好的记忆。  
    何善周先生政治信仰坚定,青年时期即追求进步。1945年5月在昆明经闻一多、吴晗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为长春市和吉林省民盟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国民主同盟长春市委副主委、主委;吉林省委副主委;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并担任长春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为学校、长春市和吉林省民盟工作尽职尽责,深受广大盟员的拥戴。1989年7月,又于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生夙愿,这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崇高的追求。何善周先生心系国家教育事业,淡泊名利,一心向学,不媚世俗。为了培养人才和学术事业的发展,他顽强执着,知难而进,胸无杂念,光明磊落,为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和学者树立了榜样。先生在国外病重之时,执意回到祖国,这充分表现了先生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何善周先生的逝世,不仅是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长春市民盟的重大损失。先生已去,精神永存,风范永垂,醇风承绍,后继有人。何善周所开创的神圣事业,将薪火燎燃,繁盛可期。  
        何善周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