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巧治胃肠顽症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6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应达莳主任提到针灸入遗常说:针灸成功入遗不仅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项医学手段的肯定,更是以针灸为代表的、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应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应达莳主任出生于杭州的中医世家,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医促会胃病专委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高级会员,目前正在攻读中医医学博士学位,曾师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朱鹏飞教授。其曾祖父是江南名医应鸣庚,其父亲应伟昌教授是国内著名的胃肠病专家。应氏中医就是由应鸣庚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创立的,距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应氏中医发明的“应氏穴位埋药线疗法”专治各种胃肠顽症。很多人不了解埋线,以为是手术,其实埋线疗法是几千年中医针灸经验和30多年埋线疗法经验的精华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其适应症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中西药物乆治不愈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当于针灸数十次的功效,其中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如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具有速效、长效、特效的优势,经得起实践检验,治疗次数少,病员痛苦小,花钱少。使用可吸收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15-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再配合内服纯中药可治愈各种胃肠顽症。
如今的应氏中医是专门从事关于胃肠病研究和治疗的专业机构。应达莳主任在国内首创了中医连锁经营的新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应氏中医门诊或定点医院,并拥有由十多名主任医师和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长年致力于胃肠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应氏中医发明的“应氏穴位埋药线疗法”,于1997年获国家专利新技术奖。2003年应氏疗法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获疗法认证证书。与会的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等专家们一致认为“应氏疗法”对于慢性胃肠病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三十多年临床验证,“应氏疗法”对慢性胃肠病治疗有效率高。尤其是“应氏埋线疗法”,能够治愈萎缩性胃炎(肠化、增生)和溃疡性结肠炎,攻克了医学界一大难题。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曾为应氏中医题词“妙手回春”。
应达莳主任曾在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沈阳、大庆、牡丹江、营口等多地出诊。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曾发表《胃灵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观察》、《肠灵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临床观察》等多篇论文,参与著作《脾胃病的防治与应氏埋线疗法》的撰写。2011年10月受第三届海峡两岸(台湾)消化论坛组委会的邀请,在高雄、台北等三大医院作学术交流,与会的两岸四地的专家对应氏疗法治疗慢性胃肠病给予很高的评价。
应主任也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如2009.06 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双顶村义诊,送药5000元,2010.09 白山市临江下乡义诊,送药6000元,2011.01 长春市经开区杜鹃敬老院送温暖义诊,吉林日报有报道,2011.05 四平市梨树县看望“三老”,免费义诊,送药4000元,2011.07 白山市临江义诊,送药30000元,2011.09 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双顶村义诊,免费送药5000元,2010为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为吉林抗洪救灾捐款2000元, 由于应主任工作突出,2011 获民盟长春市“特殊贡献奖”。
对于就医的民众,应达莳主任一直都怀有医者仁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位特殊患者修恩伟的故事。原本身体很好,很少生病的修恩伟,在2000年开始便血,每天多达五、六次。最初被诊断为痔疮,并做了痔疮手术。可术后,每天还要排便7、8次,大便不成形,而且都带有鲜血,严重时排泄物中甚至没有粪便,只有血。于是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经肠镜检查,诊断修恩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并被告知这个病较难根治。从此修恩伟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药没少吃,钱没少花,但病情始终无法得到控制。后来竟发展成必需要住院,来灌肠和用进口药,最多时一天要花上3000元。几年下来,医疗费居然高达十余万元。结果,非但病没治好,还全身无力,体质也明显下降,修恩伟几乎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就在这时,朋友无意间说起了 “应氏疗法” 的神奇,而恰逢应主任巡诊,这次意外的邂逅改变了修恩伟的生活。修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应氏中医门诊。应主任为修恩伟看过相关病历,做过检查后,肯定地说:没问题,这病能治好。修恩伟听了半信半疑,这病真能治好吗?因为想起几年来艰辛的求医经历,似乎是中西医都没办法治,应主任居然会说“没有问题”。看着应主任自信的眼神和和蔼的态度,修恩伟的希望之火被重新点燃,当天就接受了治疗:埋了药线,并配了相应的口服中药回家。五天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大便次数减少,血也止住了。此后的几个月里,修恩伟每个月都埋一次线,并遵医嘱服药。在坚持治疗六个疗程后,大便完全正常,没有脓血,体质恢复。复查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消失了,身体完全康复。至今已过了六年,再未复发。现在的修恩伟成了应氏中医的义务宣传员,他逢人就说:“是应氏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特别感谢应氏中医、应主任。应氏中医的‘妙手回春’果然名不虚传;应主任不但医术高明,人品还好,很温暖” 。
还有一位老先生叫何奎堂,一名退休干部,自2000年查出食道炎,萎缩性胃炎,经常胃胀,打嗝,排气多,吃啥都不香,吃了很多中西药,各大医院和中医都看了,总不见效,到2007年,治了7年,化了好几万元,病反而重了,除萎缩外还有了中度肠化、不典型增生,挺有压力的。偶尔听说应主任能治萎缩性胃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应氏中医,应主任仔细询问了病情,看了舌苔,摸了脉,并研究了胃镜报告,诊断为胃痞属脾胃虚弱型。应主任给他穴位埋线,口服中成药,告诉说“埋线疗法”就是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穴位,把药线埋入皮下,通过经络及血液循环使药物直达胃肠黏膜,萎缩逆转,肠化消失,从整体上调节脏腑功能,能治愈各种胃肠顽症。治了一个月,胃胀,打嗝明显减轻了。后来又治了五个月,症状没了,到大医院复查胃镜,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竟然消失了,特高兴,还送了一面锦旗。
像修恩伟、何奎堂的故事不断在应氏中医的门诊发生,十多年来,上万名胃肠病患者在应氏中医得到了治愈。这使记者想到了《黄帝内经》里的“大医精成”一词。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候诊的患者已坐满了应氏中医的候诊大厅。应达莳主任开始接待患者,问诊、切脉、看舌苔、开处方,每一步都是有条不紊。他总是用随和的笑容面对患者,一边给患者诊疗,一边和患者亲切交谈。衷心祝愿应氏中医这颗传统医学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为普天下的更多胃肠病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