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盟史文献

学盟史 | 民盟四大

发布时间:2018-03-03 14:32:22 责任编辑: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了民盟上下一致的衷心拥护。为了跟上这一大好形势,更好地开展民盟的工作,中国民主同盟于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474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四大22.jpg

 

    修改后的《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规定了新时期民盟的性质、任务、工作、组织制度等主要内容,并吸收了过去工作的重要经验。

    大会选举了民盟新的领导机构。万尚荫等188人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丁是娥等44人为候补委员。

    1979年10月23日举行的民盟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史良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胡愈之、邓初民、楚图南、苏步青、华罗庚、彭迪先、萨空了、李文宜、费孝通为副主席;高天为秘书长,叶笃义、罗涵先、王健为副秘书长;千家驹等41人为常务委员会委员;林亨元任组织部长;张毕来任宣传部长;王健兼办公厅主任,并决定设文教科技、文史资料、联络工作三个委员会。

 

合影22.jpg

民盟四届一中全会上选举的民盟中央主席与部分副主席的合影

前排左起:胡愈之、史良、楚图南;后排左起:李文宜、彭迪先、萨空了、高天。

 

    大会期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同志接见了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的代表,并举行了招待会。邓小平在招待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大会正像史良在开幕词中预期的那样,开成了“一个解放思想、发扬民主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动员全盟同志为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的誓师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会之后,各省、市、自治区的民盟组织经过筹备,陆续召开了代表大会,传达贯彻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确定了今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到1983年底,除西藏、台湾外,民盟在省、市、自治区一级都恢复了组织,民盟的县、市委员会由“文革”前的97个发展到150个,基层组织发展到2300多个。

 

(转自中国民主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