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我市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2-01 09:16:17 责任编辑: 管理员

 

民盟长春市委员会   


    实施旅游+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是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是实现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载体。
   
一、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定遭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极限。新增长理论更加注重创新创意,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综合拉动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
   
1.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
   
旅游产业发展要与其他产业和行业深度融合,不断挖掘资源的溢出价值,强调资源开发的多维功能,不断在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中培育和发展新业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长春市,老旧厂房与街区就成为重要的文旅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2.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将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科学管理就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实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打赢污染整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3.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进入门槛低、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强的就业创业吸纳能力,是做好“双创”工作的重点领域。学术界一般认为,旅游产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就可以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
   
4.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城市形象
   
通过发展旅游业,让国内外消费者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资源物产、发展机遇,通过消费者体验优化产品设计,培育壮大消费群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国内相关省会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都将大力发展旅游业摆在重要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与有效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突出高位统筹,做好顶层推动
   
设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委办局负责人参加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专门商讨旅游发展,并压实责任。健全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逐步推进局改委,突出产业定位,配齐人员、明确职能。针对国内旅游市场变化,做好风险预警及防控工作,提出本地旅游市场品牌管理。
   
2.突出补足短板,完善基础设施
   
各地均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放在重要位置。比如贵阳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区政府主导建成600公里旅游公路环形交通网络体系。沿线建设8个旅游驿站,突出驿站的综合服务功能。完成游客集散中心体系建设。
   
3.突出创新驱动,提高管理效能
   
多地提出要借助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着力提升智慧旅游能力。借助大数据平台建设应急指挥与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实时交互,与OTA平台联动实现数据T+1传输做好游客画像,做好景区游客实时管理。抓好游客电子行程单管理,最大限度保护游客合法权益。
   
三、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与短板
   
我市通过旧城改造实现了“表”“里”兼修,城市景观和相关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我市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看,目前尚存在以下短板:
   
一是景区集聚,但经济拉动作用偏弱。市旅游局旅游资源大调研结果显示,长春市旅游资源丰度较好,全省5家AAAAA级景区有3家位于长春市区,每年接待旅游人数众多,但直接旅游销售收入规模较小。旅游门票经济模式没有及时转变是重要原因之一。景区景点产品单一、同质、割裂,没有形成开放共赢的包容发展新模式,旅大于游、游大于购,景点景区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支撑,人流难以转化为资金流与价值流。
   
二是资源丰富,但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自助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旅游消费新模式,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要求,智慧旅游设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市很多景点景区没有公共WIFI、二维码不能扫描、导览指示混乱、公共信息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政出多门,但资源人员配置失位。相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较好地区,无论是从旅游资源禀赋还是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我市旅游行业管理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置,都有很大差距。机构不明、权责不清、职能重叠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区位优越,但交通成本高居不下。长春市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省内外重点景区快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游客集散地作用突出但是对本市涉旅服务业作用贡献较低。同时市区与周边景区旅游公路建设相对薄弱,自驾游、旅居车游等体验感偏低。
   
五是企业众多,但规模影响普遍不高。我市涉旅企业种类齐全,但无论是餐饮娱乐业还是旅行社,缺乏在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百强旅行社在我省还是空白,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偏低。
   
四、关于长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谋划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方面要立足我市实际,突出我市特色;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从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看,以下几点比较突出:一是从景点向全域扩展,二是从时尚到大众转变,三是从观光到复合旅游递进,四是从大景点向微观景致延伸,五是从见世面到重体验。
   
结合我市比较优势,我们建议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做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
   
发挥我市科研院所云集优势,整合学科专业,加快专业智库建设,围绕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好重点攻关,尤其是要发挥本地专业人才接地气、了解当地的优势,科学谋划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点培养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员、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才,逐渐降低餐饮酒店等专业招生比例,同时加快现代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积极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支持重点涉旅企业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2.加快旅游重点装备研发与生产
   
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鼓励相关企业发展新制造业,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冰雪、避暑、红色和工业旅游,在冰雪装备、专用车、旅居车、房车等重点装备开展科研攻关,做好进口替代的基础上培育中国品牌和中国技术。研发生产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室外综合游乐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综合价值。加快特色旅游礼品研发生产。
   
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我市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WIFI覆盖面,改善游客体验。与乡村公路“四好”建设融合,提升乡村公路旅游品质,提高都市休闲旅游景点景区的可进入性,加快综合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旅游交通软件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旅游公共交通规划,具备条件的景区景点在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开通旅游公交班车,将旅游景点有机串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建设,加快旅游富民。
   
4.加快推进旅游数字化
   
充分挖掘旅游大数据区域中心优势,做好旅游数据加工及产品研发工作,为全省旅游提供信息支持,为本市居民与域外游客有针对性推送特色旅游产品与服务。加快重点景区管理信息化设施建设,为管理部门和游客提供直观准确景点景区人流动态信息。
   
5.稳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我市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征,建议加快推进“旅游+”和“+旅游”战略,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剧种、艺术教育等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长春旅游礼品文化韵味,培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