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加强对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9-11-19 15:27:43 责任编辑: 民盟长春市委员会 刘玉杰
    公共场所卫生与一个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提出了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支持力度明显加强,但远不适应发展需要,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检查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目前公共场所卫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商场、超市的空气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商场、超市内人流密集、场所密闭,且很少能做到开窗通气,就很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混浊。污浊的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吸入会导致缺氧,在空气质量不好的环境里购物,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长期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的售货员更是受害者,会造成肺性脑病、慢性气管炎等疾病,对神经也会有很大影响。 
    而且,商场、超市内大多使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末端一直是由封闭的风机盘管和风管组成,导致了里面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的温床,且由于风管布满整座建筑,因此只要有病菌源,便极易被传送至建筑内的各个房间。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里就曾经发生多位运动员被流感袭击事件,调查表明,与训练中心的中央空调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2、公共汽车的卫生 
    公共汽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出行,也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健康问题。目前长春市内公共汽车车容车况较好,但是公交车的座位套垫实在是不敢恭维,经常会看见座位脏兮兮、黏乎乎,甚至是粘满了油垢,不仅影响乘车市民的健康,也与长春市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极不相称,影响了城市形象。 
    3、出租车的卫生 
    出租车内部"不打扫、不清洗、不消毒",卫生状况差。无锡市卫生防疫部门曾对市内的出租车进行的病菌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在近百个样品中,细菌数严重超标,致病菌绿脓杆菌阳性率为7.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达2.86%。根据病菌传播原理,如不及时洗手,就极有可能传染上乙型肝炎。被检查出的绿脓杆菌是在出租车的门把上采集到的,如果乘客身上、手上有破裂处,一旦接触到这一致病菌,不仅会使伤口感染,而且可能引发疾病。座位上的病菌更多。那些不干净的座套最容易滋生并传播病菌。 
    二、意见和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执法 
    使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做到"依法行政"。各行政执法部门定期对公共卫生场所进行监督和检查,督促各单位重视公共卫生问题,增加必要的投入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加现场监督的频率和次数,提高监督执法质量。 
    2、加强商场和超市室内通风 
    呼吁商场和超市,在购物高峰时,要加强室内空气通风,注意在购物高峰时间疏导人群。空气质量超标的商场、超市应尽快加装通风设备,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并及时关注商场、超市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通风顺畅。 
    3、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都没有实行定期消毒制度。上海则早在几年前就已对出租车实行定期消毒,并在消毒后的出租车上加贴消毒合格标志。 
    4、实行定期更换座套制度 
    每辆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配备两套座套,严格要求公交公司或者出租车公司监督检查,每隔一定时间座套统一进行更换清洗,出现污迹时随时更换清洗。